村网通总站 海升新村 314748.nync.com 欢迎您!
去年仲秋,合肥一同学打来电话,让我帮她买几箱正宗砀山梨,说想给海外归来的外孙尝尝鲜。我满口应诺,所谓正宗不就是追溯原产地的准确吗?于是我去趟老家,在一个亲戚的梨园内精挑细选了二十斤酥梨,当日包装好后托快递运走。满以为自己的辛勤付出会得到对方的赞许,谁知她却发来了令我吃惊的短讯:“你邮的梨子不是百年老树上的,不过还好,也不是才栽树上的,我尝出来了……”我佩服她的口感,能在梨子味道中判断出树的大致年龄,不是专业人士或梨树种植者绝非能为。
我搞果树近半个世纪,知道老梨树结的果实口味纯正,所谓纯正,也就三个字:酥、甜、黏——口咬着酥,舌品着甜,手嘴蘸汁都发粘。但要我说出梨子出于什么年龄的母树,我也不能张嘴就来,我不得不刮目相看我的这位改行多年的老学友了。
“你记不记得当年我们在园艺场实习,欢迎晚会上,青年团书记送来几盘酥梨,亲自削好递给我们,我咬了一口后,立即被这种味道给征服了,长了二十多年,从来没有尝过如此甘甜的水果。场长见我把梨核啃得很小,笑着说:‘到我们这里来吧,有的是水果吃,不必吝啬……’今天让你们尝的是我场老梨王结的果实,就是想让你们从第一口就记住砀山园艺场……”
可惜的是,这位省城来的学友,因为诸多原因,离开了砀山,离开了专业。但从当年第一口梨到现在这一席话,足以可见酥梨情结早已牢牢系在她的心上了。
“你查查当年给皇帝进贡的梨子采摘何处?你再看看50年代送给毛泽东的梨子是什么树龄,年份越老梨越好,这不是无稽之谈……”几句话提醒了我,翻开《砀山印记》,在“百年贡梨园”的篇章中,竟有如此记载:乾隆三十年(1765年)八月十六,皇上口喻:‘宫中贡品果类甚多,唯眹所吃砀山酥梨味道纯正,且治病尤胜岐黄,实甲天下之上品也,可呈贡皇考祭祀……’。此记是否属实,当事人已古,现又无物旁证,不可足信。但1958年给领袖毛泽东赠梨的人还在一二;采摘梨子的“卧龙岗”至今还苍劲耸立着近千株百年老梨树;早些年建立的纪念碑,以及届时的县委书记题词,还作为旅游景点保存着;这些千真万确的事实就说明一点:呈送“皇上”的精品果实都是出自老龄梨树园啊!
“老梨树结的果实之所以好吃,除了内源激素所占比例不同外,盘根错节难分彼此的与土壤紧密结合,年长日久经风历雨练就的适应能力等等,都是影响因素”。几十年来,自己虽然没有丢弃专业,但都是从栽培、植保等技术领域苦钻苦研,对口感差异,没有想那么多,今天再翻教科书,重温上述一段文字,让人豁然开朗的不只是它的科学理论,而是我对人生的另番感悟。以物示理,人的优良品质的形成,不同样也需要自身修养、环境条件和岁月积累吗?
老龄梨树,虽然冠以老字,其实正置中年,按五行来说,对应的是秋。每逢这个季节,那忽闪在绿荫中的橙黄色,正期待着人们的目光,好的,你漂洋过海,在白种人、黑种人面前荣光耀祖,在大城市里占据地盘;次的,你可在城乡的集市上活跃,在丰盛的餐桌上调味,即使差点的,也愿挤出周身的汁水,浓缩精炼成另一种贡献……体现价值的方式虽然不同,但都是尽力而为,这就是砀山梨的奉献精神,这就是是砀山人的品质。
人种梨树,梨树养人,人梨相依,其性必然相似。人身犹如树,纤细,丰满,再挺拔,最终衰退,不可抗拒。人气如枝叶,春生,夏长,秋成熟,冬季收敛,周而复始。人品如梨果,无论青黄,均要端正,最终优劣,区别于平素管理。人生如梨树,既立于世,总要结果,否则将被淘汰。
吃梨悟理者,乃高境界矣。但愿我的这位学友,能在年份梨上悟出人的年份,做好眼下一切。